This vertical text layout (直行網頁) displays correctly on Microsoft Edge (Windows 10) and Internet Explorer browsers.

日本第二遣支艦隊與南海神社

編者 左永業

中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時期的日本第二遣支艦隊(遣支即遣華),是由原第五艦隊於一九三九年十一月改稱而成,初期以廣州為據點,以華南沿海—福建、廣東、海南島等地—及南中國海為活動範圍。

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開始時,艦隊艦隻包括輕巡洋艦五十鈴、砲艦嵯峨、橋立,和水雷艇等。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香港攻略戰展開,第二遣支艦隊參予戰役,但主要作戰任務似由陸軍主導。日軍佔港後, 艦隊改以香港為根據地,並以香港島中區原英軍的維多利亞兵房作為艦隊司令部,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為止。日治期間,艦隊在港設有香港方面特別根據地隊,特別根據地隊為廣義的海軍陸戰隊,主要任務包括基地的防衛、港務和通訊等。

一九四一年香港攻略戰時,艦隊司令長官為新見政一中將,一九四二年七月,原清中將繼任司令長官,同年,為奉祀於香港攻略戰中陣亡的艦隊將士,在艦隊司令部興築南海神社。日本戰時陣亡將士,例必入祀東京的靖國神社, 屬日本海軍系統的南海神社,或可視為靖國神社的海外伸延。

香港重光後,南海神社自然不復存在,但在其入口的神社鳥居和刻上原清中將所題『南海神社』四字的社號碑,卻僥倖在駐港英軍維多利亞兵房原樣保留下來,約一九七九年出版詳述該兵房沿革的書籍『Victoria Barracks, 1842-1979』中, 收入一圖片,仍可見神社鳥居和社號碑矗立其中。維多利亞兵房在七、八十年代重新發展,一九七八年夏,當兵房搬遷之際,英軍徵詢原日本海軍有關方面對社號碑的意向,如日方有意,可將之歸還云, 日方鑒於此類在太平洋戰爭海外戰場的建築物遺跡幾乎已蕩然無存,因此香港攻略戰當時的海軍最高指揮官新見政一中將(1887-1993)與當年海軍有關人士,遂於一九八〇年六月十八日自香港接回社號碑,並將其移交靖國神社。

△二〇一五年二月十五日編

△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八日修訂

⊙本文原為答覆同年香港電台電視部查詢有關南海神社資料而編,文中第二遣支艦隊的資料,主要來自維基百科日文版網頁。

Return to the East